动态信息
【学科建设】双向转诊争效,卒中中心建功
双向转诊争效,卒中中心建功
“实干争效”有答卷
我院卒中中心自去年6月启动以来,全面整合医疗资源,不断规范救治流程,黄金治疗时间窗4.5小时内溶栓治疗50余例,基本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避免了因病致死、致残,获得良好的工作业绩。
成功救治患者
4月2日凌晨4:40,在刺耳的救护车警报声中,杨阿婆在南侨医院医护人员的护送下,紧急送入了我院急诊科。杨阿婆还未到院,急诊科陈志强副主任医师和值班护士已在“双向转诊微信群”中获知消息,并做好了抢救准备,在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口唇紫绀,血氧饱和度只有40%时,立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凌晨5时许,经过一番积极抢救,患者血氧饱和度回升至98%。随即,在转运呼吸机的支持下,护送患者到CT室检查。检查后,杨阿婆的神志逐渐转清。陈主任再次详细查体后发现患者左侧肢体无力,考虑是“脑梗死”,立即请神经内科专家会诊。神经内科会诊医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家属了解病情的危重性和溶栓的必要性及风险,在征得家属知情同意后,立即进行溶栓治疗。早晨6:40,经过治疗,杨阿婆的血氧饱和度稳定,暂停呼吸机辅助呼吸。医生早查房时,杨阿婆刚吃了一小碗稀粥,之前偏瘫的左侧肢体肌力也已经基本恢复。
杨阿婆的成功救治,南侨医院的急救医护人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们规范而快速的急救,并在“双向转诊群”及时互通消息,让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无缝衔接,真正将“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的双向转诊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科普小知识
1.脑梗死含义
脑梗死俗称“中风”,是我国最大的死因之一,除致死率高外,还有很高的致残率,可导致瘫痪、失语、失明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经济负担。
2.如何快速识别脑梗死?
脸不对称(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单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声音嘶哑、构音障碍、头晕、突然视物模糊等症状。
3.危险因素有什么?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饮酒、心脏病、不良生活方式等。
4.对于高风险人群日常注意事项
低盐低脂饮食、适度锻炼、戒烟戒酒、注意气候变化、定期监测血糖、血脂、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