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中医导引法——易筋经 科学健身助力老年健康
2023年7月24日至30日是
全国第五个老年健康宣传周,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科学健身助力老年健康”
古人将运动称为导引,运动可以调节气机,使气机条畅,阳气得以生发,全身气血运行通畅,经络畅通,保持身体的健康。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等是中医倡导的运动养生功法,其运动强度适中、干预过程安全,可降低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增加运动能力,并身心兼顾,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是老少皆宜的导引方式。今天一起来学习“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吧!
特别提醒: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需要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不要勉强进行难度较高的运动,原则上练功后感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肌肉略感酸胀,但不感到太疲劳,不妨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
1.预备势
预备势导引法可以疏导任、督二脉,放松全身筋骨,促进周身气血循行,使之达到末梢(手指、脚趾)起到热身活血的作用,动作重复3次。
2.韦驮献杵第一势
这一势可以疏导手太阴经筋,导引肺经,导引此势对胸部满闷,气喘,心胸烦满,肩背、上肢麻木酸痛,两手支撑不能用劲,拘紧掣痛,胁肋拘急等有缓急之功效,动作需重复7次。
3.韦驮献杵第二势
这一势可以疏导手少阳经筋,导引三焦经,经常导引此势可以及时消除疲劳,提高上、中、下三焦气化功能,破散脏腑之积聚,防病于未然,动作需重复7次。
4.摘星换斗势
这一势疏导手少阴经筋,导引心经,导引此势有专注凝神之效,消除心、腹疾病,左势右势合为一次,动作需重复7次。
5.出爪亮翅势
这一势可以疏导手阳明经筋,导引大肠经,通过咬牙、舌抵、抬头、挺胸、收腹、提肛,助阳气上升,可聚精、养气、凝神。长期坚持可身轻如燕。导引此势对口干、鼻塞、齿痛、腹痛、泄泻、便秘等症有调理作用,动作需重复7次。
6.倒拽九牛尾势
这一势可以疏导足阳明经筋,导引胃经,常做此导引势可消除有气无力的生理现象,同时还能提高胃的功能,预防胃肠疾病,左势右势合为一次,动作需重复7次。
7.九鬼拔马刀势
这一势可以疏导足太阳经筋,导引膀胱经,导引此势对小脚趾痛、脚后跟肿痛、颈项筋急,臂不能上举等,有调理功效。对下焦气化功能弱,以及下肢关节不灵活,胁部作痛,胸椎、颈椎痛等,导引有缓解功效,左势右势合为一次,动作需重复7次。
8.三盘落地势
这一势可以疏导手厥阴经筋,导引心包经,由起势、下插、前推、内收、转掌下压、旋腕握拳、提起、收势等八段小导引集合而成,其主要作用是锻炼筋劲、提高免疫力。经常导引此势可缓解胸闷、胀痛等,对心胸乃至整个胸腹部都有保护作用,动作需重复7次。
9.青龙探爪势
这一势可以疏导足少阳经筋,导引胆经,其动作要求舒展、平缓。手要从头面处慢慢向下导引,牵动肩胛后垂直向下至脚踝外侧,再旋体180度后上引。导引此势对腰腿、肩背、颈项拘紧都有缓解功能,也有利全身气血运行。长期坚持导引此势对焦虑、抑郁等症状有调节作用,左势右势合为一次,动作需重复7次。
10.卧虎扑食势
这一势可以疏导足厥阴经筋,导引肝经,吐故纳新,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左势右势合为一次,动作需重复7次。
11.打躬势
这一势可以疏导足少阴经筋,导引肾经,导引此势时,需用两手内关掩紧两耳使之“闭”,并向下打躬。起身时再逐渐放松使之“开”。经常导引此势有固肾壮腰,防止耳鸣,提高听觉的功效,动作要重复7次。
12.掉尾势
这一势可以疏导手太阳经筋,导引小肠经,古谱亦作工尾势。掉者,摆动也。通过双手交叉柱地,尾椎至颈椎倒挂的形态,使气血更易于延督脉上行,而脚跟顿地则加速了这一升阳的过程。长期坚持导引此势对耳痛、颈椎、肩关节酸痛、少腹胀痛,尿频,便秘等症有调理作用,需要顿地21次。
13.收势
这一势可以疏导足太阴经筋,导引脾经,在饭前、饭后都可以做,常做左右单举有醒脾养胃之功效,预防脾胃相关疾病,左势右势合为一次,动作要重复7次。
END
图片来源|首都中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文字来源|中国中医、中医杂志
视频来源|中国中医
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