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健康科普】关注骨骼健康 为健康“骨”劲
健康的骨骼
是强健体魄的基础
骨骼健康
我们才能随心而动,享受人生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2023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强肌健骨,防治骨松”,呼吁各界共同关注肌肉减少与骨质疏松的密切关系,更好应对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倡导大众养成良好的健康骨骼习惯,提升大众骨骼健康素养水平,加强骨骼健康。
一、骨质疏松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说直白点就是骨头变松了。我们的骨头外面是一层坚硬的壳,包裹着里面的骨小梁(一种海绵状的骨组织)。健康骨骼的内部结构类似海绵,除了支持身体和保护重要器官之外,骨头还储存钙等矿物质。
在骨头的代谢过程中,每天都有一定量的骨组织被溶解吸收,又有相当数量的骨组织生成,两者的平衡维持骨的稳定。一旦骨头的生成小于其溶解吸收,骨头组织就会慢慢变细、变稀甚至断裂,造成骨质疏松。
骨质流失通常悄悄地发生,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骨质疏松的加重,会有背部疼痛,驼背,变矮等症状,还很容易发生跌倒、骨折,骨质疏松导致的跌倒和骨折,对老年人来说是个很致命的问题。
其中,股骨骨折尤其危险,大约20%的患者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因此,骨质疏松又常常被称为“寂静的杀手”。
二、骨质疏松如何诊断?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利用超声测量胫骨中段及桡骨远端三分之一处部位的骨骼声速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用于监测人体各年龄段骨代谢在不同生理、病理情况下的不同变化特征、反映骨钙情况。超声骨密度分析仪无创伤、无痛、无辐射、快捷、安全可靠,无任何致癌、致畸等副作用。
三、骨质疏松的预防方法
1.营养、运动、晒太阳,有利于促进或保持骨量;
2.科学运动防损伤,爱护全身骨骼和关节,保持持续行动力;
3.儿童、青少年端正身姿和体态,少久坐多锻炼;
4.40岁以上人群应检测和了解自身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5.老年人应重视力量和平衡能力练习,预防跌倒防骨折。
四、预防骨质疏松,这4件事要注意
1.饮酒
长期饮酒可以抑制成骨细胞活动,减少成骨细胞增殖和活性,降低骨形成,导致骨量丢失。
2.喝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饮料
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版) 》提示,大量饮用咖啡、茶会影响钙的吸收,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3.摄入高钠饮食
高钠、高盐摄入会促进人体尿钙的排泄,长期就会导致骨质丢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4.吸烟
大量研究表明,烟草中许多有害物质可以影响骨代谢,抑制骨形成,促进骨吸收,引起骨量丢失增多,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增加骨折风险。
- END -
来源:基础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人民网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